
发布日期:2023-09-25 09:32 点击次数:97
图片
图片来源于网络
资金是股价运行的原动力,但是你是否知道资金的运行也存在着核心法则?你是否幻想过一招搞定资金运行的基本原理呢?为什么散户没有能力在底部拉升股价,却有能力在高位花费更多的资金去接主力的盘呢?
你可能会说,在底部之时,人心不齐,所以不构成合力的作用。高位由于价格较高、较强势,所以整体被吸引,就构成了合力的作用。
那么既然如此,为什么主力撤了以后,散户还是不能维持股价继续上升呢?
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。
底部之时,主力资金基本上是查无踪迹,所以散户无法相信股价已经见底。而高位之时,主力拉升痕迹明显,且资金数据可查,所以跟风效应就达到了最大化。
搞清楚这个问题又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?
这个需要一个简单的推导的过程,大家看我身后的小黑板——资金运行的方法论,我们把这一个方法论,用一个非常简单的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给大家。
首先我们就可以看到资金的类别:
图片
按照我们的分类方式分为场内的资金和场外的资金,场内也就是指已经买成股票的这一部分资金,场外就是准备要买股票的这部分资金。
场内资金我们知道也是指的主力,这已经在场内的就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。那场外的资金,到底是主力还是散户?会冲入到哪一个板块,哪一个股票当中?我们是完全不知道的。这个资金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也不知道。
那么研判它一个核心的技巧到底是在哪里呢?
首先我们要分析场内场外资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。场内资金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出场。而场外呢,最终的目的呢,它是要入场。
而出场的条件是什么呢?那就是一定要有绝对的空间高度,供他出货的一个时间,在供货的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到对手的问题。
那么主力的对手是散户吗?很多人说是的,其实完全不是。主力如果在底部已经完全准备好足够的筹码之时,他根本就不需要去在乎散户手中到底有多少筹码,根本也不用在乎前方有多少散户被套牢的筹码,将会在拉升的过程当中得到解放。
那么他担心的对手是什么呢?为什么在底部启动之时,往往会伴随着主力的试盘动作呢?
其实主要试的就是有没有同行,有没有其他的主力和他去抢筹码,有没有之前已经埋伏好的,没有做好公关的一些隐形的对手,会突然之间在主力拉升过程当中把筹码倾倒给他。从而造成另外主力的顺利出场。所以试盘动作是尤为重要的。
所以主力在这个过程当中重点考虑的根本就不是散户,为什么?
因为散户都是属于被动的,前期之所以能够准备出足够的筹码,来供后期进行拉升,就证明散户已经完全是处于被动抛售筹码的状态。
而后续价格拉的很高之时,散户去接盘的时候,他能够顺利的将筹码出手,也证明散户的被动性,根本就不需要主力去担心它。散户就是有散户的被动的一个天性存在。
那么它的行动的标志是什么呢?比如我们单纯看某一只股票,突然间涨停板涨停板两个,三个,四个,五个。那么它所属的这一个板块,其他的成员都没有行动的话,是不是证明他就是孤军奋战,孤立无援呢?
一定是这样的。
如果一个板块整体集体进攻的话,那么它后续的力量就应该是比较强大的,至少整体板块的氛围存在,那么它进一步拉升股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
那么这个问题又体现了什么东西呢?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持续性。
所以说如果你要看一个标的是否存在着持续上涨的属性,而且是在快速拉升的过程当中,那么你就要考虑它所属的板块或者是概念,是否之前存在过集体进攻,有接力的现象。如果存在这一些特征的话,那么相对来说呢它的可靠度就会比较高。
当然如果已经连过十几个板之后,那么很有可能会随时见顶,我们要及时的注意风险的防范,这样才是正确的操作策略。
比如说去年11月29号左右,房地产板块的涨停板是最多的,这证明着资金最关注的点已经集中在这个位置发力了,那是不是在当天主力资金才开始突然间涌入到这个板块当中来呢?很显然不是的,是之前已经做好了伏笔,现在才开始表现而已。
所以如此体量的资金,在整个的板块的过程当中,如果不存在持续性的话,那主力之前的布局计划呢,就相当于是已经流产了。
因此像这一类的我们已经见到资金痕迹,资金拉升行动的这样的一些风格,它应该归纳为短线操作的风格以内。且如果出现集体行动,集体进攻的标志,那就证明这种短线是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的。
当然不仅仅是涉及到刚才咱们所提到的板块,场外资金我们刚才也解释了,他不是简单的我们已经看到的,谁把资金准备好就要抄底哪一只股票、哪一个板块了。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。
所以我们要从逻辑和预期的角度来考察一些板块、概念,甚至是个股。
那这个预期包括几个类别呢?一个就是属于宏观政策的,一个是属于行业风口的,还有一个是关于业绩基本面的逻辑和预期。还有像突发事件,类似于大型突发类事件,像口罩事件导致了医疗医药板块,出现了长期的,长达几年的活跃期,这就是逻辑和预期。
事实上当医药板块、医疗板块活跃之时,口罩事件刚刚出现的时候,这些资金才盯准医药医疗的板块吗?并不是的,实际上之前早就已经有过布局,因为之前的位置是足够低的。
那我们也说,如果一些板块股票它处于底部之时,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寻找主力资金的痕迹的,没有数据可查。
这个时候要从哪一个方面来得知他们的具体行动呢?那就是逻辑上面的背离。
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整车这个概念,在去年呢是有一波行情的,那这个行情源自于什么呢?来源于前年新能源车和汽车的政策,那这个政策如果当时你听过的话,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个股,是处于低位的。
而既然政策有了,为什么长时间还在低位盘旋呢?这个很显然,价格和政策的逻辑上形成了相互背离的表现。这种背离是干什么?难道主力不知道政策在支持吗?不知道这个事情可以炒作吗?为什么价格还不立刻表现呢?
可能因为筹码不够,他需要进行一次布局,选择在后续恰当的时机,来再次的拉升股票。
那比如说像前年的BPV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个板块,它是属于一个新生的效应,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前年五月份提前就捕捉到它的逻辑?那个时候其实这个板块绝大多数的股票是处于一个低位的,而且指数也是处于一个低位的,逻辑已经在了。
新能源很显然是一定要走上章程的,但是恰恰就是这样的板块,这样的逻辑,它不涨,反而在底部进行盘整,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挖坑的情况,这个就和正常的逻辑发生了比较大的背离的这种状态了。
所以当你知道了逻辑背离这四个字以后,你会发现你以前所谓的对股票的怀疑,对股票没有信心的这种想法,似乎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缓解。
你只需要相信他和逻辑相互背离,就相信它未来一定有机会上涨,只不过持股的周期略长,仅此而已。
好的,希望这样的解读能够拓宽大家的一个思路,增加大家对市场的信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Powered by 炒股配资开户_炒股配资门户申请_在线炒股配资操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