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军中战神,一生指挥过无数战斗,为解放全中国立下汗马功劳。1984年,戎马一生,战功显赫的他病逝,遗体火化后,家人收其骨灰,还发现了三枚弹片。在他葬礼上证券股票配资,国家采用的一句讣告通知,在开国将帅中绝无仅有,他就是粟将军。
粟将军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(今坪村)枫木树脚村,9岁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。11岁迁居会同县城,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,16岁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,被录取为选送生。第二年因错过考期,进入平民中学学习。18岁离开家乡参军入党,从此以后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
粟将军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、湖南起义,在多次反围剿战斗中,他身先士卒,遇敌争先,立下了赫赫战功,而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,由于种种原因,他没有随着大部队长征,而是留在了南方,和陈军长一起组织游击战争。
展开剩余54%很快南方的游击队在粟将军的建设下成长起来,这也为新四军的成立奠定了基础。之后他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,并在此期间指挥了多次战斗,消灭了大量日伪军。1945年1月,粟将军正式担任了苏浙军区司令员,负责指挥苏浙的部队与日军抗战。这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抗战胜利后,他先后担任了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等职,指挥过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海段战役,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。这场战役胜利结束,将华中、山东解放区连成了一片。
天目山反击战,粟将军率部歼敌1万余人,正是这场战役让他一战成名,伟人对他高度赞赏,说他能够指挥50万人战斗。淮海战役中,他更是立下了第一功。他指挥百万兵力,在严冬时节,分阶段与敌拼杀2月有余,最终歼俘敌军60余万,彻底打开了我军渡江与敌决战的胜利门户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他按照资历和军功,本可以授予最高军衔。但是他却坚持不授,留下一段将帅美谈。国家感念其功绩,授予他开国第一大将。
1984年,77岁的粟将军病逝,在他的葬礼上,国家采用了一句讣告通知证券股票配资,“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模作战”,而这也是所有开国将帅中绝无仅有的评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